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明之太孙无敌 > 第15章舐犊情深

第15章舐犊情深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朱雄英骂骂咧咧地回到了太子宫,屁股还没有坐热便被便宜老爹揪去了自己的书房。

书房之中,太子妃吕氏正在研磨着墨汁,眼看朱雄英被朱标硬生生地揪着耳朵提了过来,当下娇嗔道:“殿下,你看把孩子耳朵揪成什么样儿了!”

一边说着,一边上去拨开了朱标的大手,心疼地给朱雄英吹着耳朵。

顾盼遗光彩,长啸气如兰。

朱雄英一脸享受地依偎在太子妃怀中,对便宜老子扔过去了一个白眼,表示不想理他。

朱标见状那个气啊,恨声怒骂道:“朱雄英,你个兔崽子给我跪下,你看看你干的好事儿!”

太子妃吕氏一个锐利的目光扫去,朱标伸出来的手指当即缩了回去。

“吵什么吵?那么大声干什么?有话不能好好说吗?”

“亏得世人皆称殿下您有‘先秦君子’之风,妾身看啊……当真是华而不实!”

“英儿不过是个半大孩子,他能犯什么错?即便犯了错,那也是我们做爹娘的没有尽到责任,殿下不自我反省,反倒是怪起孩子来了!”

“殿下也不想一想,您常年上朝辅政,长天白日的不见人影,这太子东宫全靠妾身一人操持着,还要带好英儿、允炆这几个孩子,妾身容易吗?”

“殿下倘若对孩子不满,尽管冲着妾身来便是,反正孩子也是妾身教出来的,拿孩子撒气算什么意思?妾身自知蒲柳之姿,配不上殿下天潢贵胄的身份,殿下对妾身心中有怒……”

朱标被吕氏怼得面色涨红,面对她喋喋不休的抱怨,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招架,讷讷不知所言:“我……我不是……你……你不要说了!”

“打住!不要说了!咱们心平气和地聊一聊!”

眼见吕氏大有一副不依不饶的态势,朱标只觉脑门儿生疼,当即求饶认错。

朱雄英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这一幕,无比佩服地对吕氏竖起了大拇指:“姨娘,好样的!”

原来这太子东宫,真正的主人不是朱标这个太子,而是默默无闻的太子妃啊!

自己这个便宜老子朱标,被太子妃吕氏拿捏得死死的,半天蹦不出一个响屁来!

吕氏没好气地白了朱雄英一样,依旧光彩动人的她不经意间展露了万种风情。

“说说吧,英儿做错了什么?”

朱标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,取出怀中的那封已经传开了的自勉格言,交给了吕氏,没好气地答道:“先看看这个吧!”

“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!”

“这句格言堪称千古绝句啊!对仗工整,用典恰当,立意高远,大气磅礴,读罢直教人奋发图强,将其称为千古第一自勉绝句也不为过!”

吕氏读罢之后,由衷地赞叹道。

她出自书香门第吕氏,乃是宋末名将吕文焕后人,为元朝显贵一族,琴棋书画自是样样精通,否则也不会入选太子宫为妃。

“这是哪位大儒名士所作?殿下从何得来?”

看着吕氏满脸的茫然,朱标冷笑答道:“从何而来?问问你怀中的好儿子吧!”

哦!

原来如此!

始终闷声不开腔的朱雄英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,触犯了什么不知道的忌讳,原来竟是朱标这个王八蛋不相信他能写出这种千古绝句!

他怀疑自己是……抄的!

你娘咧,老子抄就抄了,你又找不到证据,一上来就揪人耳朵是什么意思?

朱雄英怒从心头起,恶向胆边生,同样阴阳怪气地冷笑开口道:“自己写不出来,不代表旁人也写不出来,不然这世上的天才从何而来?”

“什么?英儿,你的意思是这千古绝句是你写的?这怎么……可能?”

吕氏难以置信地看着怀中的爱子,目光灼灼地望着他,希望从他脸上看到一丝慌乱,一丝破绽。

朱标同样目光不善地看着朱雄英,脑门上的好感值正在不断下降,显然他是真的被气到了。

在夫妇二人眼中,这孩子不知从哪儿听到了这千古绝句,竟堂而皇之地抄袭,硬生生地收为己用,还大言不惭地传唱了出去。

倘若被这绝句原主人得知,那这孩子就会被冠以“沽名钓誉”、“品行不良”等名头,那他这一辈子都算是毁了!

这也是朱标惊怒不已的根本原因,他不希望爱子为了猎取所谓的贤名,而犯下这种愚蠢的错误,从而毁了自己一辈子!

“还敢嘴硬,你可知道明日父皇将在保和殿设宴,宴请一众硕儒名士,还特意命我带你赴宴,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

朱标揉着眉心,满脸铁青地怒喝道。

当事人朱雄英却是露出了笑容,很快便想明白了一切。

看来是有人告知了今日文渊阁之事,太祖爷这才定下了这个局,既可考验他朱雄英是否才思敏捷,又可打一打那些硕儒名士厚厚的脸皮。

有一说一,太祖爷对自己很有信心嘛!

都不担心自己华而不实,弄虚作假吗?

一想到这儿,朱雄英心里顿时美滋滋的,脸上浮现出了笑意。

“还笑!你看这小兔崽子,还敢笑!我今天不打他一顿……”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朕乃一代圣君美国农业不发达,需要金坷垃干宋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谍影凌云女帝:你竟然想当我相父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我岳父是李世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
返回顶部